|
那间小屋
|
文 / 焦王
2022/9/8 14:45:26 发表| 已被阅读过 131 次| 评论0篇
|
 |
前些天到L楼开会,会议开到一半,阿远走到我身边,轻轻的问我可否方便出来一下。我们一前一后出了会议室,就近来到隔壁一间小屋。两年前,我也曾在L楼工作过,而且前前后后呆了七个年头,对这里的人事物都再熟悉不过了。这个房间不大,只有十平米左右的样子,里边摆着几组沙发,像是会议室的厢房,议程多的会议,这间屋子是用来候场的。
阿远关上门,言简意赅地告诉我他要到省城工作了,估计很快就会到新单位报道。他说话的声音很低,脸上带着兴奋。他询问我对新单位的看法和注意事项,新单位很不错,足以让人羡慕,对他的询问我一一答来。阿远是我在L楼工作时的同事,而且我们还在一个办公室里共处了一段时间,是个不错的年轻人,小伙子长得帅气,精明干练,家境殷实,在省城也有房产,去省城发展是他多年的愿望,在我们同事的时候就曾多次努力,但一直没有如愿。反而是他新婚不久的妻子率先去了省城,他的愿望肯定更加焦灼和迫切。这次,终于如他所愿,作为关系一直很好的同事和兄长,我为他感到高兴。
走出这间小屋,我的内心却难以平静,一件往事涌上心头,久久萦绕着我。八年前,也是春天,也是在人生的重要路口,也是在这间小屋,我找到了自己前进的路。
八年前,也是我的不惑之年,也是我抗争、挣扎和苦闷的时期。一直在基层工作的我,如同此时的阿远,渴望在事业上有所突破。那时,我是L楼的临时工,所谓临时工,就是借调来工作却没有落下人事关系。刚开春,组织发布了一则招考乡镇领导干部的通知,年龄四十岁以下,我足年不足月,算是刚刚好。自己有心报名,但也有纠结。最纠结的是自己已经借调到了L楼,是个令人羡慕的大衙门,以后有机会会正式调进来。L楼的老同志们更是开导我,只要关系进来了熬个领导不成问题,还想三想四的考什么,好像待在L楼就能平流进取坐至公卿。虽说自己报了名,考期也日益临近,但在是否参加考试上却犹豫不决。
那天领导们在L楼开办公会,日程一项接着一项,作为工作人员的我坐在最后排。在最后几项议程中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——马主任。马主任是我在乡镇工作时的领导,是靠个人打拼从乡镇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,深谙人情世故,看问题准且远。马主任待人亲和,总是为他人考量,与那些有点权力就大得很的干部相比,他更是谦谦君子。我顿时眼前一亮,何不请教一下他呢。
等到马主任汇报的那项议程结束后,他起身往外走,我立即跟了出来。我说,马主任有件事情想请教一下,他转身随我走进这间小屋。我把自己纠结的事情一说,马主任面带愠色急切地说,“你都这么大岁数了,可得把握机会。能考还是尽量考,先争取上一个台阶再说。你即便留在L楼,就能保证会提起来,再说还不知啥时候的事呢”。短短几句话使我茅塞顿开,我连会议室都没有回,直接回家复习备考去了。后来的事实证明,马主任说的是对的,我的人生由此发生转折。
这些年,我时常回忆自己走过的曲折与坎坷,时常回忆起几位关键时候帮助过我、点拨过我的人,心里便会涌起阵阵暖流。他们,犹如自己人生的明灯,影响着、温暖着、照亮着前进的路。是啊,每个人的人生都不能复制,也不能时光倒流,关键的几步也许只有几次。尤其是在人生迷茫的时候,在人生十字路口的纠结时候,人人都渴望关键时候能有人帮一把,哪怕是指点迷津的几句话。
“您是我的人生导师”,到了新单位的阿远给我发来这样的信息,着实让我感动。人生导师,不是经历、职位和才华的集合,而是阅历基础上的洞察、甘为人梯的境界、成人之美的豁达。我也无意成为他人的人生导师,而是像帮助我的人一样,发一束光,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,让他们少走弯路,收获成功。
|
|
|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|
还没有评论
|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请登陆后发表评论,注册 登陆
|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