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“阳”记
|
文 / 焦王
2023/1/27 9:42:39 发表| 已被阅读过 119 次| 评论0篇
|
 |
没想到临近岁尾,疫情防控政策大幅放宽,新冠病毒虽不是洪水猛兽但也大肆泛滥起来。在当地我是较早感染的一员,居家养“阳”,也就记下这个过程吧。
(一)确诊
12月12日是周一,从这天开始每天都能听到大楼里有“阳”了的新闻,但也是当新闻听,防护意识却不行。13日九楼出现了第一例,而且是与我们工作上常打交道的部门。也是这天下午,我们单位五个人集中在一个办公室,通稿近三小时,当时我坐在小霖前面的沙发上。隔了一日,小霖发烧主动休班了,他已经几次不去做集体核酸检测了,是不是新冠他心里自然清楚。小霖一病大家才警觉起来,对桌老韩说觉得有点发烧,我们上班也都带上了口罩。16日周五,老韩核酸检测混管,周六早上抗原测试为“阳性”。
都说“阳”是迟早的事,但对桌“阳”了,我知道自己离“阳”已经不远了。周六周日去单位加班,对办公室酒精喷了好些次,把需要近期提报的读书班学习心得、年度考核等都干完了,就等着病毒上门了。18日周日上午大楼里做核酸,我对前后排队的熟人说,我们这管混管了,大概率就是我。晚上九点多收短信说混管,十一点多接电话,让现在就去指定广场做一人一管的核酸检测。其实在晚饭后我就觉得有点害冷,试了下表36.7,然后就睡下了,半夜起来开车做核酸时明显感觉冷的打哆嗦。
到了广场我发现排队的好多人啊,多是在大楼上班的,有人说这次50多个混管,也就是至少要500人来复检、至少有50多个“阳”人。排队轮到我的时候已是凌时三分。19日早上照常起床做早饭,按上班准备,但我和家人说估计快有通知了。果不其然,临近八点接电话通知我确诊阳性,让居家休息,并向社区报备。可算是靴子落地了。
(二)烧起
19日周一,早上和单位请假的时候我还没有发烧,也许是早上体温低的缘故。同事问我有何症状,我很乐观的说无症状,结果10点多就觉得浑身冷,试了一下表37.8,真的发烧了。下午和晚上各试表一次,分别是38.3和37.8.按说烧的也不是很高,但浑身热乎乎的,还害冷、犯困。晚上从九点睡下直到第二天八点多,睡了11个钟头,加上上午和下午睡的,24小时里应该睡了15个小时左右。
20日周二,依旧是发烧。早上试表降下来了,但很快又烧,37.8不时出现在体温计上。下午5点多试表,38.9,是患病以来最高的一次。也曾犹豫是否用点退烧药,后来一想坚持一下看看吧,于是没有换药,依然是从周一就用的中药颗粒。周二晚上依旧九点睡觉,但睡眠质量不如头一天,头一晚是害冷,被子捂得严实却出汗少,而这晚出汗多,被子都有潮湿的感觉。睡觉也是断断续续,似梦非梦,似醒非醒,甚至午夜时分,像是听到一句“发烧结束了”,便各种病菌一起撤退的感觉。醒后真的不烧了,一身轻松。。此后再也没有发烧。
伴随着发烧,嗓子也痛,于是喝水也是一件大事,前两日,我一个人一天要喝两暖瓶水。“多睡觉、多喝水、多吃水果”也便成了我的经验之谈。周二晚饭是馄饨,老婆孩子都说好吃,而我总觉得有苦味,看来味觉受到影响。
(三)转圜
周三以后烧一下子退去了,但这还不能说就好了。周三周四嗓子疼得厉害,不敢吞咽之感,嗓子里有痰,开始咳咳嗽嗽,周三晚上开始流鼻涕,感觉这病毒就像各种感冒的综合体或升级版。
闲着无事,微信群里有朋友分享“阳”后的各种经历,比如感染的是不是不同的株。而我感觉,万变不离其宗,这轮基本上都得经历发烧、嗓子疼、流鼻子这几个环节,至于这疼那疼想必与个人体质有关吧。还有天数,即便有的朋友发烧过后基本上没感觉了,以为自己好了,结果测出来的结果还是“阳”。我也上班心切,周日觉得自己已经一周了应该可以了,周日下午便自测了一下,结果很清晰的两道杠——还是“阳”,真是急不得燥不得。26日周一,便又在家待了一天,我也没再自测。直到周二的早上,我又进行了自测这次是一道杠,已经成了“阴性”,我也总算熬过来了。
关于疫情有太多的传闻,甚至之前的防控政策也有不少杂音,然而只有经历过了,才会知道这绝不是一种普通的感冒,传染速度快、爆发破坏力强,几乎每个人都不可能逃脱。日益衰变的病毒迄今尚有如此威力,三年前刚爆发时真是不敢想象,三年来的努力也值得充分肯定,而这场疫情之变更应该让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。
|
|
|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|
还没有评论
|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请登陆后发表评论,注册 登陆
|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|
|
|
|